2025年9月27日晚,文法学院诉讼与司法制度研究所在图书馆1318会议室举办了“诉讼与司法制度研究方法论”学术沙龙暨新生见面会。本次沙龙由所长王次宝副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所多位教师与入所研究生新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沙龙伊始,王次宝老师代表诉讼与司法制度研究所对加入本所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本所的师资力量和新生情况。王老师指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正确处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理论学习与案例研读的关系,法条、教材、专著与论文的关系,课程学习与法考学习的关系,小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课程学习与参加竞赛的关系等。

吴立志老师重点强调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法学与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充分利用研一、研二的时间,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弥补本科非法学背景的不足。虽然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生学习也不能忽视实践环节,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刘兵老师提出法学研究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研究者普遍存在认识简单化的问题,而没有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者应避免陷入只关注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情况,应结合实践反思和批判法律条文,最终目标是在保持法律稳定性的前提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孙明泽老师给同学们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规划,应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研究生三年的任务进行一个整体有序的安排。二是要及时收集信息,了解学校、学院对研究生每个学习阶段的要求,收集学术会议及学科竞赛的信息,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李贵扬老师认为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法理思考,实现理论与实践、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双向互动,并鼓励同学们“发大愿,迈小步”。作为法治建设的一员,应怀抱远大理想(发大愿),同时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迈小步),如读书、写论文、参与实践等。

杨厚瑞老师强调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以及中小学教育不同,导师不会事无巨细地管理学生,也不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而更多是提供资源和机会供学生自主利用。资源利用取决于个人选择,同样的平台,有人用于学习提升,也有人会选择“躺平”。期待同学们在满足毕业要求的前提下,规划好自己的研究生生活。

王开元老师强调研究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导师沟通,主动完成科研任务,如撰写小论文、参与竞赛等,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指导。导师们愿意支持学生在合理范围内的所有需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负责,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多积累成果和经验。

周晓帆老师建议研究生新生要“多看、多想、多问、多写”。“多看”是指在确定研究方向后,应广泛阅读相关的文献;“多想”是指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及时总结;“多问”是指要主动与导师、同学交流;“多写”则是鼓励大家多动笔练习,逐步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除老师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外,本次沙龙还邀请了研三的李佳媛与胡天宇同学就学习规划与实习生活分享经验。李佳媛借助思维导图详细阐释了自己对于研究生三年的具体规划。胡天宇则介绍了实习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推荐了有助于提升实习效果的阅读书目与网络资源等。随后,新生们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提出了自己对于研究生学习的疑问与困惑。老师们一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本次学术沙龙及新生见面会的圆满举行,让该所研究生新生对学院和研究所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为新生快速融入研究生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负韶华,路在脚下,期盼该所2025级研究生能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顺利开启自己的研究生之旅,并在新的学习阶段取得更为满意的成绩!

撰稿人:时孝东
审稿人:王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