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是以法为主,文管法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教学科研单位。1997年1月组建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系,2002年1月改制为文法学院,2017年12月28日,学校批准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与文法学院合署办公。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人。目前在校本科生8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5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20人。
学院现有法学、公共管理、中文等3个专业教学系,人才培养涵盖法学、法学(涉外法治实验班)、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等本科专业(实验班),其中法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资源与环境保护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现有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高等学校海洋战略与法治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青岛市建言资政与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青岛数字司法研究院、山东省知识产权(青岛)培训基地、青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海关税收法制研究中心、灵山湾影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基地平台。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人民检察院、青岛市海事法院、莱西市人民法院、城阳区司法局、华东政法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设有知识产权、海洋法治、数字法治、社会治理等多个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方向及相应学科团队研究所。制定并实施文法学院内涵建设攻坚方案并实施。
学院持续推进海峡两岸教育学术交流,先后与台湾中正大学、中兴大学、东吴大学、中原大学、南台科技大学等进行教育合作;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韩国平泽大学、英国班戈大学、美国圣玛丽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合作。
学院以创建“活力文法、厚实文法、和谐文法”为理念,践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激励创新进取,倡导厚德载物、兼容并蓄,努力建成法学学科主导、工科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