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青岛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侯希民一行来校调研。曾庆田校长会见了客人,文法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与会见并举行座谈会。


曾庆田对侯希民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近年来,学校与青岛海事法院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交往密切,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双方工作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文法学院院长孙法柏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期望双方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为服务和保障国家“一带一路”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侯希民介绍了青岛海事法院的建设背景、管辖范围及主要业务工作,充分肯定文法学院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期待通过院校协同,共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实习生代表焦蕊、杨淞博、周妙衡、杨振楠、董秀秀、王庆丰等先后发言,分享了在青岛海事法院实习心得。表示通过实习,加深了对法律理论与实务结合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找到了未来工作的奋斗目标。
研究生导师李伟、张蕾、王艺、秘明杰高度赞赏了青岛海事法院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在海事法院实习,学生们实现了从法律“想象”到“具象”认知的转变,思维更加敏捷,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在座谈交流环节,副院长刘振山、秘明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青岛海事法院执行局局长吕延铭、研究室主任曹照勇、副主任牛萌、立案庭法官张静结合各自业务领域,提出创新培养机制的具体建议,希望助力同学们实现从法科学生到法律工作者的身份转变。
本次活动促进了山东科技大学与青岛海事法院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生对法律实务的兴趣与理解,也为进一步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撰稿人:董美娜;审稿人:秘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