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提高我院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管理质量,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及相关工作的通知》相关精神,经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总体要求
 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毕业论文线上答辩要坚持标准,规范答辩环节,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任务。
 二、时间安排
 1.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检测完成时间为6月8日,每位毕业生有2次检测机会。第1次检测时间为5月20日至28日;第2次检测时间为6月4日至6月8日,超过规定时间检测机会将失效。
 2.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为6月11日至6月13日。
 3.各系务必于6月17日上午10点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提交工作。
 三、答辩组织
 1.答辩分组及时间地点
 本次答辩分法学系、公共管理系、广告系、中文系四个系,具体安排如下:
 表1.法学系答辩安排表
 
  
   
    | 分  组 | 小组主持人 | 答辩小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答辩时间 | 
   
    | 第一组 | 李钢 | 李钢、崔华洁、张蕾 | 7-313 | 2020年6月13日 8:30-12:00 14:30-18:00 | 
   
    | 第二组 | 刘 兵 | 刘兵、张丽君、曾星月 | 7-314 | 
   
    | 第三组 | 赵丽莉 | 赵丽莉、王艺、张凤       | 7-315 | 
   
    | 第四组 | 秘明杰 |  秘明杰、杨厚瑞、牛哲莉 | 7-317 | 
   
    | 第五组 | 王次宝 | 王次宝、朱玉玲、王琳 | 7-318 | 
   
    | 第六组 | 王晓冬 | 王晓冬、李光禄、韩冰 | 7-411 | 
   
    | 第七组 | 吴立志 | 吴立志、黄晓林、高升、李贵扬 | 7-412 | 
   
    | 第八组 | 张钦润 | 张钦润、郭雪军、单娟 | 7-413 | 
   
    | 第九组 | 韩天竹 | 孙法柏、韩天竹、刘晓希 | 7-414 | 
   
    | 第十组 | 李会勋 | 李会勋、王茂庆、马玮 | 7-415 | 
   
    | 第十一组 | 李伟 | 李伟、李宗录、解直凤 | 7-417 | 
  
 
 表2.管理系答辩安排表
 
  
   
    | 分  组 | 小组主持人 | 答辩小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答辩时间 | 
   
    | 第一组 | 原光 | 李艳萍、国虹、蒋飞、谭学良、王潆若 | 7-403 | 2020年6月11日 8:30-12:00 14:30-18:00 | 
   
    | 第二组 | 权英 | 任德成、陆继锋、田铮、辛璐璐、高士健 | 7-404 | 
   
    | 第三组 | 费广胜 | 刘振山、田华文、董健、陈琳、王义 | 7-405 | 
  
 
 表3.广告系答辩安排表
 
  
   
    | 分  组 | 小组主持人 | 答辩小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答辩时间 | 
   
    | 第一组 | 胡晓菲 | 胡晓菲、毛雪婷 田沐禾 | 7-512 | 2020年6月12日 8:30-12:00 14:30-18:00 | 
   
    | 第二组 | 柴龙国 | 柴龙国、廖慧珺、崔煜 | 7-513 | 
   
    | 第三组 | 徐丽 | 徐丽、南长全、韩锡鹏       | 7-514 | 
  
 
 表4.中文系答辩安排表
 
  
   
    | 分  组 | 小组主持人 | 答辩小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答辩时间 | 
   
    | 第一组 | 颜峰 | 吴鹏、孙思邈 | 7-317 | 6月12日8:00-12:00 | 
   
    | 第二组 | 于成宝 | 房本文、苏金侠、王诗瑶 | 7-407 | 6月11日8:00-12:00 | 
   
    | 第三组 | 王志华 | 曹丙燕、杜立新、姬志海 | 7-318 | 6月12日8:00-12:00 | 
  
 
 2.答辩形式
 线上视频答辩
 3.使用平台
 腾讯视频会议
 4.答辩流程
 (1)根据抽签决定每组学生的答辩次序。
 (2)答辩分为陈述、提问、准备、回答四个阶段。
 每位学生陈述时间为15-20分钟,要求用PPT辅助展示;学生陈述完成后,由各答辩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后,给答辩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准备答案;答辩学生将问题整理后,在该小组所有学生完成陈述后,再按照答辩次序统一作答。
 (3)所有小组的学生完成答辩后,答辩结束。
 5.成绩评定
 (1)答辩结束后,各小组答辩教师根据论文评分参考标准,线下共同评议论文,并给出成绩。
 (2)毕业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记分,由答辩委员会以投票方式或集体讨论方法评定。其中优秀成绩人数所占比例不得超过20%,优秀和良好成绩的总人数所占比例不得超过70%。对于没有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或有弄虚作假、抄袭拼凑行为者,给予“不及格”成绩。
 (3)评分参考标准
 优秀: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对某些问题的分析有独立见解;答辩中叙述流畅、清楚,能较深入地回答问题,表现出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作风好,工作认真踏实,遵守纪律。
 良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任务,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独立工作能力,对某些问题有见解;答辩中叙述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无原则性错误;思想作风好,工作认真,遵守纪律。
 中等: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独立工作能力;答辩叙述较清楚,经提示启发能正确回答问题,工作较认真,能遵守纪律。
 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尚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无大的原则错误,独立工作能力一般;答辩中叙述条理性较差,基本概念欠扎实,但经提示和启发尚能回答问题;工作尚认真,能遵守纪律。
 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主要任务,或完成的部分质量很差,有重大原则性错误;抄袭拼凑他人毕业论文或网上资料;答辩中基本概念不清楚,多次发生原则性错误,经提示启发也基本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工作不认真,纪律性差。
 6.其他事项
 (1)参与答辩的学生需于答辩正式开始前10分钟提前进入线上答辩系统。
 (2)参与答辩的学生必须全程参加。
 四、资料存档
 1.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提交的内容为两部分:电子版(PDF)毕业论文最终稿1份和纸质版《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1份。
 (1)电子版毕业论文最终稿分为正文和附件两部分。
 毕业论文正文部分必须含有封面、毕业论文诚信声明书(带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电子签名)、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毕业论文附件指正文“附录”部分(含外文文献翻译),也必须上传至系统;毕业论文和附件各做成1个PDF文件,分开上传,指导教师在平台上只确认“PDF 版论文”为终稿。
 (2)纸质版《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1份,B5版打印。
 2.《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特邀评阅人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需在毕业论文系统内在线填写,暂无需纸质版。
 3.各系在学生上传毕业论文最终版后,汇总形成2020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存档,以备查用。
 五、相关要求
 1.所有本科生毕业论文均需参加查重检测,原则上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30%,拟评定成绩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要求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20%。最终检测结果超过30%的毕业论文不能参加初次答辩,经整改检测结果合格后可参加二次答辩,但成绩不得评定为良好及以上。
 因为附录、外文文献附入正文造成的查重率过高,经核实且再次查重合格的学生,可正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查重率超30%、且再次查重合格的学生,只能参加二次答辩。
 2.本科毕业论文初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者可参加二次答辩,但成绩不得评定为良好及以上。二次答辩由各系部统一组织,一般于初次答辩结束后两天内进行。
 3.答辩结束后,各系要组织毕业生在毕设系统内上传答辩后修改完善的毕业论文最终版,做好毕业论文答辩的原始记录材料和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归档工作。
  
                      文法学院
                         202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