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奔赴基层、深入群众,担当作为,文法学院积极动员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在家乡文化建设、公益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广大青年学生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个人价值与家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助力家乡文化建设,筑梦家乡
汉语言文学2020级李润涵同学在寒假期间参与了邹平市博物馆 “学雷锋文博志愿服务活动”,协助馆员开展疫情防控、入馆引导、秩序维护、重点文物讲解等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作为“小讲解员”来为游客义务讲解知识,这即使博物馆承载的文化可以更好的走出去,也可以让游客丰富游览体验,是一种很好的参与方式。
李润涵表示,回顾几天的博物馆之旅,不但收获了诸多自然人文知识,也深刻的感受到了文化传承任务的困难与艰巨。面对家乡文化正在流失的现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该以身作则,用我们独特的方式去传承、弘扬家乡文化,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活力。
走访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解忧
小手拉大手,结伴共成长。行政管理2022级陈奕同学此次寒假社会实践的内容就是在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呵护留守儿童。金寨县吴家店镇有许多青壮年为了养家选择外出打工,所以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我与老人聊天谈心,聊到高兴时,老人们笑逐颜开,还帮助老人做家务活,把院子整理的井井有条。还帮助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与他们谈心、做游戏等,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不要辜负虽在外地但时刻牵挂自己的父母的热切期望,也让他们感受来自社会特别的关爱和温暖。
面对着老爷爷老奶奶以及孩子们脸上开心的笑容,陈奕深有感触: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社会、融入社会,为老人和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阳光,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青春的力量!
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笃行不怠
为普及烟花爆竹购买知识和安全燃放知识,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法学2022级2班李婧漪作为宣传关于非法燃放和销售烟花爆竹带来的危害的志愿者,走进周围各小区发放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单,向广大居民宣传关于非法燃放和销售烟花爆竹带来的危害的相关知识。
在活动当中,李婧漪耐心地向辖区居民讲解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并向辖区居民发放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单,对于不理解的群众耐心讲解了禁燃管理规定,以及燃放爆竹带给环境的危害,从确保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等多个角度出发,切实提高了辖区群众对燃放爆竹危害性的认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家乡的”新春蓝”。
参与公益社区服务,青展风采
法学2022级1班赵欣雨参与家乡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实践,实践内容就是对居民档案进行整理归类,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目光都在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之间不断穿梭。在健康档案的整理过程中,赵欣雨同学认真工作,严谨细致,以避免出现纰漏影响到社区居民健康资料和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的健康管理等。此外,还针对缺失档案的居民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是否办理填写了健康档案”“如果办理了是否发生了信息的改变”和“自身的健康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摸排调查。
此次文案工作在熟悉工作后进展得愈渐顺利,厚厚的居民健康档案可显示出了当下社区医疗对于居民健康的关注密切,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加强改进。
本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也增强了大学生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引导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王晓迪、南少倩)